瑞幸再次闯美,在纽约曼哈顿开出两家门店,后者与星巴克隔街“对垒”。
6月30日,瑞幸咖啡美国首批门店正式开业。
这或将是瑞幸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式节点:2020年6月29日,其因财务造假风波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停牌交易。时隔五年,瑞幸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回美国,这里是全球最大咖啡消费市场,也是星巴克的“大本营”。
距离星巴克不到100米
瑞幸闯美,一次性在纽约曼哈顿开出两家门店。
一家位于百老汇大道755号,紧邻纽约大学,覆盖年轻学生群体;另一家位于第六大道800号,处于帝国大厦商圈,覆盖商务人群和游客。记者注意到,瑞幸第六大道店距离最近的星巴克门店仅隔一条马路,不到100米,步行距离1分钟。
正式开业前,瑞幸已通过快闪活动预热,用户下载APP并注册后能领取一杯免费咖啡,在社交平台分享内容还可获得限定礼品。
从产品菜单来看,除了将生椰拿铁、丝绒拿铁等经典热门大单品带到美国,瑞幸还推出一些当地限定产品。但在定价上,其未延续国内“9.9元”的极致性价比模式。
饮品官方定价在3.45美元/杯至7.95美元/杯,与星巴克相差不大,部分产品甚至卖的更贵。例如,16盎司的冷萃咖啡(cold brew)在瑞幸的价格为4.95美元,星巴克为4.75美元。
不过目前,新用户下载APP后可用首杯1.99美元的价格购买,随后会不定期收到5折或7折券。瑞幸已经是中国最大连锁咖啡品牌,其进军纽约的消息迅速吸引了许多当地留学生前去打卡。
谈及瑞幸的定价是否具有竞争力,许多网友认为,不算贵但也谈不上多有性价比,“如果没有优惠的话,我宁愿选择星巴克”“星巴克稍微贵一些,但是可以免费续杯、门店到处都有”。
业内人士认为,瑞幸大概率不会复刻在国内的高速扩张,极限的低价模式在人力成本上也行不通。
瑞幸美国官方ins账号
将在海外谨慎扩张
美国是世界上咖啡消费规模最大且最成熟的市场。
根据全美咖啡协会(NCA)最新估算的数据,美国成年人每年人均咖啡饮用量达729.2杯,相当于人均一天两杯。作为对比,《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》显示,去年中国人均年饮用咖啡杯数为22.4杯。
未来,瑞幸要在这里与星巴克正面竞争。
据第三方数据,截至6月2日,星巴克在全美门店总数超1.7万家,其中纽约门店超760家,有绝对的规模优势。成熟的消费市场早已吸引诸多品牌扎根,主打性价比的Dunkin'Donuts在美国门店数量已接近一万家。
左宇摄
瑞幸管理层在去年11月底的业绩会上表示,“考虑到美国市场成熟且竞争激烈,我们在执行市场拓展战略时将审慎决策”。
瑞幸的出海之路一直走的较为谨慎。
2023年3月底,瑞幸内地门店已超9000家,才在新加坡开出第一家海外门店,在此之前不少茶饮品牌已出海多个国家。
对于出海目的地的选择,瑞幸今年才把海外版图从新加坡扩张到马来西亚和美国。截至第一季度末,其在新加坡门店已增至57家,不过仍处于亏损状态。
中国消费品牌出海之路道阻且长,瑞幸在国内超两万家门店的成功运营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,但海外市场的消费习惯与国内有诸多不同,想要站稳脚跟仍面临诸多挑战。
以其出海新加坡的历程为例,当地实行饮料分级制度,需要根据产品的糖分、饱和脂肪含量等数据标注ABCD四个分级,健康程度依此递减。
瑞幸许多产品迎合国人喜甜的口感偏好,把咖啡做的像奶茶,而根据新加坡的制度,其生椰拿铁、生椰丝绒拿铁、陨石丝绒拿铁等热门单品曾被评为D级;橙C美式、厚乳拿铁被评为C级。
2025年是瑞幸出海以来动作最多的一年,公司联合创始人郭谨一在4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,计划“采用灵活、因地制宜的模式”,稳步拓展海外业务。
水芙蓉摄
是否重返纳斯达克
5年前因财务造假风波被迫退市后,瑞幸一直在美国粉单市场交易。
今年第一季度财报,瑞幸实现营收88.65亿元,同比增长41.2%;净利润为5.25亿元,与去年同期的亏损0.8亿元相比,盈利能力显著提升。
随着业绩走高,瑞幸在粉单市场股价取得了不错的增长,7月1日,其正式宣布进军美国市场的第二天,其股价以39.98美元收盘,创历史新高。
在经历了高管团队大换血、产品口碑和业绩的逆转后,瑞幸是否会重返纳斯达克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。
郭谨一曾明确表示,瑞幸会持续关注美国资本市场的动态,公司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坚定执行既定的业务战略,“暂无重返纳斯达克的时间表”。
不过,瑞幸4月底经历了一项重大人事变动。
郭谨一不再担任董事长,但将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及董事;新董事长的位置,将由公司目前最大股东——大钲资本的董事长黎辉接任。
黎辉有非常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,其曾任华平投资亚太区总裁,主导投资了药明康德、中通快递等知名企业;并推动神州租车、神州优车的扩张、融资和上市。
如今瑞幸门店已经开到美国,资本层面是否会作出变更,再成悬念。
上一篇 大地熊实控人拟减持 近两年营收连降扣非均未超0.1亿
下一篇 没有了